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

自由軟體前言

最近網頁火紅的議題「自由軟體」,無論是公部門還是校園都一直在推廣,自由軟體的定義指的是開放原始碼的軟體稱為自由軟體(Free Software),至於自由軟體的概念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 Richard Stallman所提出,他認為自由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,應該自由傳播。因此自由軟體是開放原始碼,可自由使用但是自由軟體並不代表成本免費,有些自由軟體用於商業用途就會費用的產生,例如mySQL以及需要技術服務的商用版Red Hat Linux,都會有費用的產生;但是如果是一般使用者以及非商業用途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。

現階段自由軟體的種類非常多樣,除了有作業系統、文書處理軟體之外,還有美工軟體,因此教育部大力推廣校園使用自由軟體,個人認為此舉除了可以推廣資訊教學之外,還可以讓學生與教師可以從正常管道取得合法軟體,還可以降低學校購買軟體的支出壓力,當然這都是從側面解讀,不過取得合法軟體對學生而言就是一個好的立基點了。


    自由軟體的種類可以分為:
  • 作業系統 Linux
  • 辦公室應用軟體﹝文書處理、試算表、簡報軟體、資料庫﹞OpenOffice.org
  • 瀏覽器 Firefox
  • 網站架設 Apache
  • 影像處理軟體 GIMP
  • 向量繪圖軟體 Inkscape
  • 網頁編輯軟體 Kompozer

雖然有些自由軟體目前是沒有費用的問題,但是在使用時必須要有使用者付費的觀念,畢竟軟體開發時都會有成本的產生,一昧的免費會造成惡性循環,軟體公司在無法獲利的情況下就會無法生存,當然軟體的更新與穩定度都會造成影響。

所以如果用於教育用途,自由軟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方式,但是應用於商業用途,使用正版的商用軟體會是最佳的選擇。

參考文獻:
 http://ossacc.moe.edu.tw/modules/tinyd1/index.php?id=2